词语吧>历史百科>历史典故>贻厥

贻厥

源见“诒燕”。指后嗣,子孙。《文选.王俭〈褚渊碑文〉》:“明皇不豫,储后幼冲,贻厥之寄,允属时望。”吕向注:“贻厥谓后嗣也。”唐颜真卿《郭公庙碑》:“况乎友于著睦,矕龙虎者十人;贻厥有光,纡青紫者八九。”亦特指帝王传位。《三国志.魏文帝纪》:“大飨六军及谯父老百姓于邑东。”裴松之注引晋孙盛曰:“魏王既追汉制,替其大礼,处莫重之哀而设飨宴之乐,居贻厥之始而坠王化之基……天心丧矣,将何以终!”


【词语贻厥】   汉语词典:贻厥

猜你喜欢

  • 甘雨随车

    宋.李昉等《太平御览》引谢承《后汉书》:“百里嵩字景山,为徐州刺史,境旱,嵩出巡遽,甘雨辄澍。东海、祝其、合乡等三县父老诉曰:‘人等是公百姓,独不迂降?’回赴,雨随车而下。”意谓甘雨随公车而至,以解一

  • 紫泥

    同“紫泥书”。南朝 梁沈约《为始兴王让仪同表》:“徒尘翠渥,方降紫泥。以兹上令,用隔下情。”唐白居易《代书一百韵寄微之》:“恩随紫泥降,名向白麻披。”【词语紫泥】   汉语大词典:紫泥

  • 有条不紊

    有条有理,丝毫不乱。《书.盘庚上》:“若网在纲,有条而不紊。”孔安国传:“紊,乱也。”“下之顺上,当如网在纲,各有条理而不乱也。”并列 条,秩序;紊,乱。有条理,很清楚,一丝不乱。语本《尚书·盘庚上》

  • 狮子搏象兔,皆用全力

    狮子和大象或兔子搏斗,皆使尽全身之力。 比喻事无大小,都全力以赴,认真对待。语出宋.普济《五灯会元.卷六.亡名古宿》:“昔有一老宿,因僧问:‘师(狮)子捉兔亦全其力,捉象亦全其力,未审全个什么力?’

  • 买臣薪

    同“买臣采樵”。清 丘逢甲《村居书感次崧甫韵》:“入传且栽元亮柳,行歌肯负买臣薪?”

  • 财聚则民散,财散则民聚

    在高位者聚敛财富,老百姓就会离心;在高位者散财乐施,老百姓就会靠拢。语出《礼记.大学》:“德者本也,财者末也。是故财聚则民散,财散则民聚。”郑玄注:“上贪于利,则下人侵畔。”清.陆世仪《复社纪略》卷三

  • 赢博之义

    同“嬴博之哀”。宋苏轼《与王敏仲书》:“死则葬海外,庶几延陵季子 赢 博之义。”

  • 谢池梦

    同“谢池梦草”。清王士禄《水龙吟.羁所自寿》词:“况狄云望杳,谢池梦断,肱虽曲,谁能睡?”

  • 麦连舟

    同“麦舟”。清赵翼《秋帆中丞闻余衔恤之信远致厚赙诗以志感》之一:“孤子馀生桐削杖,故人高谊麦连舟。”

  • 泣藏弓

    源见“烹狗藏弓”。表示对功臣被弃或被杀的哀痛和悲愤。明吴廷翰《过汉高皇庙》诗:“可惜四方思猛士,有人千古泣藏弓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