词语吧>历史百科>历史典故>贪天之功

贪天之功

泛指把别人的功劳记在自己账上。公元前636年,晋公子重耳归国为君后,赏赐功臣。介之推随从他在外流亡十九年,但却不提自己的功劳,而晋文公在赏赐功臣时也就把他忘了。介之推遂与其母隐居绵上而死。他说,晋献公有九个儿子,现在只剩下晋文公了。惠公、怀公均无恩义于人,故而诸侯和国内百姓都抛弃了他。如果天不绝晋,一定会使其有主。能主持晋国祭祀的,除了重耳以外还有谁呢?而跟随他流亡的那些人总以为这是他们的功劳,这不是说假话吗?窃人财物,尚且称为盗贼,何况把老天的功劳记在自己账上的那些人。下面把罪恶当成正义,上面对坏事加以封赏,上下互相欺蒙,这就无法和他们相处了。”

【出典】:

左传·僖公二十四年》:“晋侯赏从亡者,介之推不言禄,禄亦弗及。推曰:‘献公之子九人,唯君在矣。惠、怀无亲,外内弃之。天未绝晋,必将有主。主晋祀者,非君而谁!天实置之,而二三子以为己力,不亦诬乎?窃人之财,犹谓之盗,况贪天之功以为己力乎?下义其罪,上赏其奸,上下相蒙,难与处矣。’”

【例句】:

宋·李新《上皇帝万言书》:“前日大臣专恃顾命,颇有得色,贪天之功以为己有。”


见“贪天之功,以为己力”。黎汝清《叶秋红》:“在生活中,的确有这样一种人,有了成就便~据为己有;有了错误,就诿之客观怨天尤人。”


【词语贪天之功】  成语:贪天之功汉语词典:贪天之功

猜你喜欢

  • 口中雌黄

    象用雌黄涂改错字一样,随口更正不妥当的言论。《文选》卷五五刘孝标《广绝交论》:雌黄出其唇吻。”李善注引孙盛《晋阳秋》:“王衍字夷甫,能言,于意有不安者,辄更易之,时号‘口中雌黄’。”亦见《晋书.王衍传

  • 人琴并亡

    同“人琴俱亡”。北周庾信《周车骑大将军赠小司空宇文显和墓志铭》:“草衔秋火,树抱春霜。书剑俱没,人琴并亡。”

  • 知难而退

    本谓作战时要见机而动,不硬去做做不到的事情。后常指见困难退缩不前。公元前636年,晋公子重耳在外流亡十九年后归国为君,是为晋文公。为了取威定霸,公元前632年以救宋为名,联合诸侯与楚国军队进行了著名的

  • 孙郎啸

    同“孙登啸”。明李东阳《题画》诗:“何人解作孙郎啸,一夜千山万木空。”

  • 蚊睫之虫

    栖息在蚊子眉睫上的小虫。比喻极小之物。《列子.汤问》:“江浦之间,生么虫,其名曰焦螟,群飞而集于蚊睫,弗相触也;栖宿去来,蚊弗觉也。”么虫:细虫。

  • 石麟天上

    源见“麒麟儿”。称美他人杰出。清 叶申芗《桂枝香.呈典试徐廉峰太史》词:“石麟天上,是孝穆后身,山斗同仰。”

  • 逢杨意

    源见“狗监揄扬”。谓得到他人举荐。唐骆宾王《幽絷书情通简知己》诗:“昔岁逢杨意,观光贵楚材。”

  • 李贺诗囊

    源见“锦囊佳句”。指贮诗之袋。宋陆游《衡门独立》诗:“宋清药卷贫来积,李贺诗囊病后空。”【典源】 唐·李商隐《李贺小传》:李贺“每旦日出与诸公游,未尝得题然后为诗,如他人思量牵合,以及程限为意。恒从小

  • 风雨飘飖

    同“风雨飘摇”。清 珠泉居士《续板桥杂记.丽品》:“壬寅仲冬,便道过访,虽座上客满,不异曩时,而风雨飘飖,渐觉朱颜非昔矣。”见“风雨飘摇”。清·珠泉居士《续板桥杂记·丽品》:“壬寅仲冬,便道过访,虽座

  • 惟有读书高

    明.柯丹邱《荆钗记.会讲》:“世上万般皆下品,思量惟有读书高。”古人极端重视读书,认为只此一条路才是进取之途,才是高尚的行径;同时对于其他的行道都持轻视的态度。后用为重视读书求学问之语。明.范受益《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