词语吧>历史百科>历史典故>虚与委蛇

虚与委蛇

原作“虚而委蛇”,委蛇(wéi yī),顺从之意。多指假意殷勤,敷衍应付。郑国有个名叫季咸的巫神,能够预言人的生死福祸,无不应验,郑国人对他都十分崇拜。列子很欣赏季咸,对他的老师壶子说,原来以为老师的道行已经无人企及了,现在才知道还有人比老师道行更高。壶子对列子说,那就请你把他请来,给我看看吉凶祸福。列子请来季咸,给壶子看相后,出到门外对列子说,你的老师不出十天就要死。列子哭着向壶子转述了这些话,壶子说,刚才我是故意向他显示生机闭塞,明天你再请他来看相。次日,季咸看后对列子说,你的老师生机回转,可望获救。第三天列子又请季咸给壶子看相后说,先生精神恍惚,无法判相。壶子说,今天我显示给他看的是太虚幻境,明天你再请他来看。季咸来后,刚一见面就惊慌地逃走了。壶子对列子说,方才我显示给他的是万象俱空的境界,没有显示我主张的道。我是与他随机应变的周旋,他捉摸不定,好象草遇风,水随波,所以就逃走了。列子听了才知道自己根底尚浅,回到家中,三年不出,专心克服偏私、浮华,一直至死都是如此。

【出典】:

庄子·应帝王》:“……壶子曰:‘乡吾示之以未始出吾宗。吾与之虚而委蛇,不知其谁何,因以为弟靡,因以为波流,故逃也。’然后列子自以为未始学而归。三年不出,为其妻爨,食豕如食人,于事无与亲,雕琢复朴,块然独以其形立。纷而封哉,一以是终。”

【例句】:

清史稿·廖寿恒传》:“风闻法使至天津,称越南既议款,因以分界兵事要约李鸿章。鸿章不允,拟即来都磋商译署。论者谓当虚与委蛇。”


【词语虚与委蛇】  成语:虚与委蛇汉语词典:虚与委蛇

虚:虚情。委蛇(wēiyí威移):敷衍应酬。指虚情假意地与他敷衍应酬。廖寿恒(?-1903年),字仲山,嘉定(今上海市嘉定县)人。同治二年(1863年)进士,授编修。出督湖南学政。光绪二年(1876年),升侍讲(给皇帝讲学,进读书史,讲释经义,备顾问应对等)。光绪九年(1883年),法国军队侵略越南,先战后和,廖寿恒上奏条陈说:由传闻得以知道法国派遣使者到达天津,声称越南已经和谈议定条约款项,因此要求李鸿章划分界线撤走清兵,李鸿章并不允许,法国使者打算即刻来京都总理各国事务衙门商量讨论。议论这件事的人都说应当与法国使者虚情敷衍应酬。岂不知法国侵略占据越南地方,夺去我清朝的属国;无理要求逐走刘永福所率领的黑旗军,撤毁清朝的屏障;红江(今越南境内)通航,更进而夺取我滇江(今云南省境内)的利益。先前的时机已经失掉,不可以不谋划挽救未来。当今的策略,应当直接宣布法国欺压侮辱弱小国越南的罪责,公开布告世界各国,请用世界公法来判断,命令法国修改削去与越南所立的条约。将侵占河内、安定(上二地今越南境内)等地方,一律退让交出还回给越南,然后再缓慢商议法国、越南通商的条约。

【出典】:

清史稿》卷439《廖寿恒传》12400页:“寿恒复上疏言:‘风闻法使至天津,称越南既议款,因以分界撤兵事要约李鸿章,鸿章拒不允,拟即来都(京都,北京)磋(讨论)商译署(清代总理各国事务衙门别称译署)。论者谓当虚与委蛇。不知法据越南,去我之属国;逐黑旗(刘永福领导的黑旗军),撤我之藩篱;通红江,夺我滇江之大利。先机已失,不可不图挽回。为今之计,直宜以欺凌小弱之罪,布告列邦,折以公法,令改削所立条约。河内、安定,一律让还,然后缓议法越通商之约。”

【例句】:

孙中山《和平统一之通电》:“而冀诸公相与为实践,以矫虚为委蛇之失。” 章炳麟《致伯中书·十四》:“吾之一身,原为鸷鸟,其名已在人口,今即虚与委蛇,亦非所信。” 郭沫若《革命春秋·脱离蒋介石以后》:“我们那时候早就可以离开他了。但是中央的指示还是叫我们‘虚与委蛇’,好到长江下游去再做秘密工作。


偏正 虚,假。委蛇,随顺,应付。原指无任何心机,只顺随事物的变化待人处世。后指对人假情假意,敷衍应酬。语本《庄子·应帝王》:“壶子曰:乡吾示之以未始出吾宗,吾与之虚而委蛇。”成玄英疏:“委蛇,随顺之貌也。至人应物虚已,忘怀随顺。”高和《越轨诉讼》:“不过,他这~的做法实在不够高明,太露,连牛王强都有点替他难为情。”△现多用后起义。→虚与周旋 虚应故事 虚情假意 ↔开诚相见 赤诚相见 诚心诚意。也作“虚以委蛇”。


【词语虚与委蛇】  成语:虚与委蛇汉语词典:虚与委蛇

猜你喜欢

  • 绳趋尺步

    举动都符合法则规矩。绳、尺:工匠画直线、量长度的工具,引申为法度。《宋史.朱熹传》:“方是时,士之绳趋尺步,稍以儒名者,无所容其身。……而熹日与诸生讲学不休。”并列 绳,木匠墨绳。尺,量长短的工具。引

  • 半部佐君王

    同“半部匡君”。清钱谦益《龚孝升求赠塾师》诗之一:“何似东村赵学究,只将半部佐君王。”

  • 局吴坂

    源见“骥伏盐车”。谓才能受压制,处境困厄。唐 牛上士《古骏赋》:“局吴坂以徘徊,思效技于金埒。”

  • 狐鼠

    源见“城狐社鼠”。比喻小人、坏人。南朝 宋沈约《奏弹王源》:“虽埋轮之志,无屈权右,而狐鼠微物,亦蠹大猷。”【词语狐鼠】   汉语大词典:狐鼠

  • 执笔对泣

    《会稽典录》:“盛吉字君达,拜廷尉,性多仁惠,务在哀矜。每冬月罪囚当断,其妻执烛,吉持丹青笔,相向垂泣。”盛吉作为廷尉(掌管刑狱),每年冬季处理囚犯时,吉手执朱笔,夫妻相对而泣,不忍心判处罪刑。后用为

  • 性犹湍水

    战国时告子论性,谓性无善恶之别,犹湍水之无分东西。《孟子.告子上》:“告子曰:‘性犹湍水也,决诸东方则东流,决诸西方则西流。人性之无分于善不善也,犹水之无分于东西也。’”湍( ㄊㄨㄢ tuān 团

  • 非熊年纪

    源见“非熊兆”。吕尚知遇周文王年已八十,因以“非熊年纪”代称八十岁。宋刘克庄《乳燕飞.寿幹官》词:“况迈非熊年纪在,管取方来勋业。”

  • 顾厨

    源见“俊厨顾及”。指才德超著的人。明陈子龙《哭周勒卣》诗:“生当元凯世,名在顾厨间。”

  • 水剩山残

    源见“残山剩水”。指国土分裂、山河残破的景象。清无名氏《指南梦》第九曲:“叹息长江天堑,水剩山残。”见“残山剩水”。清·无名氏《指南梦》9曲:“叹息长江天堑,~。”【词语水剩山残】  成语:水剩山残汉

  • 三日聋

    同“三日耳聋”。清龚自珍《题吴南芗东方三大图》诗:“小臣若上议,廷臣三日聋。”【词语三日聋】   汉语大词典:三日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