晋王嘉《拾遗记.昆仑山》:“昆仑山有昆陵之地,其高出日月之上……傍有瑶台十二,各广千步,皆五色玉为台基。”后因以“瑶台”借指仙境或高天。唐陈子昂《彩树歌》:“状瑶台之微月,点巫山之朝云。”唐李群玉《失
南朝 宋刘义庆《世说新语.言语》:“桓公(桓温)北征,经金城,见前为琅邪时种柳皆已十围,慨然曰:‘木犹如此,人何以堪!’攀枝执条,泫然流泪。”北周庾信《枯树赋》:“桓大司马闻而叹曰:‘昔年种柳,依依汉
同“坐穿木榻”。清赵翼《有以疏慢见责者书以志愧》诗之二:“斑草帘前窗草绿,已看木榻坐将穿。”
同“湘灵鼓瑟”。唐 王初《自和书秋》诗:“湘女怨弦愁不禁,鄂君香被梦难穷。”
唐韩愈《南阳樊绍述墓志铭》:“其富若生蓄,万物必俱,海含地负,放恣横从,无所统纪。”后以“地负海涵”谓大地负载万物,海洋容纳百川。形容包罗万象,含蕴丰富。清江藩《汉学师承记.朱笥河先生》:“先生之学,
源见“中圣人”。谓把清酒比为圣人。唐李白《月下独酌》诗之二:“已闻清比圣,复道浊如贤。”
同“浮生若梦”。唐李咸用《早秋游山寺》诗:“至理无言了,浮生一梦劳。”见“浮生若梦”。唐·李咸用《早秋游山寺》:“至里无言了,~劳。清风朝复暮,四海自波涛。”【词语浮生一梦】 成语:浮生一梦
源见“莼羹鲈脍”。借指思乡。宋史达祖《秋霁.江水苍苍》词:“念上国。谁是、脍鲈江 汉未归客。”
同“桂枝郎”。宋林逋《喜马先辈及第后见访》诗:“何期桂枝客,来访竹林居。”【词语桂枝客】 汉语大词典:桂枝客
见“一客不烦二主”。《续传灯录·堂远禅师》:“一鹤不栖双木,~。”【词语一客不烦两家】 成语:一客不烦两家汉语大词典:一客不烦两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