词语吧>历史百科>历史典故>杜预沉碑

杜预沉碑

郦道元《水经注》卷二十八《沔水》:“沔水又东逕万山北,山上有邹恢碑,鲁宗之所立也。山下潭中有杜元凯碑,元凯好尚后名,作两碑并述己功,一碑沉之岘山水中,一碑下之于此潭。曰:‘百年之后,何知不深谷为陵也。’”

又:“沔水又逕桃林亭东,又逕岘山东。山上有桓宣所筑城,孙坚死于此。……后人立碑于故处望者悲感,杜元凯谓之墯淚碑。……山下水中杜元凯沉碑处。”

晋书.杜预传》:“杜预字元凯,京兆杜陵人也。……预好为后世名,常言‘高岸为谷,深谷为陵’,刻石为二碑,纪其勋绩,一沉万山之下,一立岘山之上,曰:‘焉知此后不为陵谷乎!’”

晋.杜预好名,想把个人的事迹留传于后世,便刻碑两座,以记述自己的功绩。因虑及沧桑变化,遂将一碑立于岘山之上,另一碑则沉于万山之下。他想,将来即使有陵谷互变,仍能保证有一碑矗立于山颠,碑文所述之伟绩丰功将不泯于世。后以此用为刻石记功欲传后世的典故。

《城侍者岘山图》诗:“汉水沉碑安在哉?千年岘首独崔嵬。”


【典源】 北魏·郦道元《水经注·沔水注》:“沔 (mian) 水又东径 (经) 方山北……山下潭中,有杜元凯碑,元凯好尚后名,作两碑,并述己功,一碑沉之岘山水中,一碑下之于北潭,曰:‘百年之后,何知不深谷为陵也。’”《晋书·杜预传》:“ (杜) 预好为后世名,常言‘高岸为谷,深谷为陵’,刻石为二碑,纪其勋绩,一沉万山之下,一立岘山之上,曰:‘焉知此后不为陵谷乎?’”

【今译】 晋代杜预 (字元凯) 历任高官,文武兼备,功绩显赫。他欲留名于后世,于是将自己的功绩刻在两块石碑上,沉于汉水 (古称沔水) 水底 (一说其一立于岘山之上),杜预认为,自然界沧桑变迁,深谷或许将变为高山,以使后人知晓他的事迹。

【释义】 后以此典形容缅怀前人业绩。

【典形】 碑沉汉水、沉碑、杜预沉碑、汉川沉、汉水沉碑、岘首沉碑、岘山汉水。

【示例】

〔碑沉汉水〕 唐·温庭筠《中书令裴公挽歌词》之一:“铭勒燕山暮,碑沉汉水春。”

〔沉碑〕 宋·范成大《读史》:“汗简书青已儿戏,岘山辛苦更沉碑!”

〔杜预沉碑〕 北周·庾信《周大将军柳遐墓志》:“张衡浑仪之后,即赋归田; 杜预沉碑已来,遂停乡里。”

〔汉川沉〕 唐·张九龄: 《陪王司马登薛公逍遥台》:“赋怀湘浦吊,碑想汉川沉。”

〔汉水沉碑〕 宋·陆游《题城侍者岘山图》:“汉水沉碑安在哉? 千年岘首独崔嵬。”


猜你喜欢

  • 湘瑟

    源见“湘灵鼓瑟”。湘妃所弹之瑟。亦泛指瑟乐。唐孟郊《泛黄河》诗:“湘瑟飕飕弦,越宾呜咽歌。”元刘祁《归潜志》卷三引侯策诗:“九疑 湘瑟悲龙竹,子夜秦箫隔凤楼。”【词语湘瑟】   汉语大词典:湘瑟

  • 窥窬分毫

    《初学记》卷二四引晋 成粲《平乐市赋》:“目语额瞬,动頞塞鼻。谈智于尺寸之间,窥窬於分毫之际。”后用为商贾自谦之词。谓谋求小利。宋 胡继宗《书言故事.商贾》:“作商而归,谢人曰窥窬分毫耳。”陈玩直解:

  • 虎豹九关

    《楚辞》宋玉《招魂》:“魂兮归来,君无上无些。虎豹九关,啄害下人些。”九关,指天门九重。虎豹九关,比喻朝廷上的恶势力,后泛指奸佞当权之典。清.龚鼎孳《如农将返真州以诗见贻和答二首》:“九关豺虎今何往?

  • 一献三酬

    《周礼.考工记.梓人》:“梓人为饮器,勺一升,爵一升,觚三升,献以爵而酬以觚,一献而三酬。”后因以“一献三酬”谓人臣过蒙宠幸。并列 指人臣过蒙上宠幸。语本《周礼·考工记·梓人》:“梓人为饮器,勺一升,

  • 金鸡竿

    源见“金鸡放赦”。古代大赦时竖立的设有金鸡的高竿,为古代颁布赦令时所用的仪仗。表示朝廷举行大赦。唐杨巨源《元日含元殿下立仗丹凤楼门下宣赦上相公》诗之一:“丹凤楼前歌九奏,金鸡竿下鼓千声。”【词语金鸡竿

  • 若木

    《山海经.大荒北经》:“大荒之中,有衡石山、九阴山、河野之山,上有赤树,青叶,赤花,名曰若木。”传说“若木”指神话中的大树,生长于西方太阳降落之处。后人诗文中常引此典代指太阳。唐.李贺《苦昼短》:“天

  • 扫门事

    源见“相门洒扫”。借指寻求出仕之事。唐钱起《送杨錥归隐》诗:“悔作扫门事,还吟招隐诗。”

  • 凤凰雏

    源见“凤雏”。喻俊杰、才士。唐杜甫《别苏溪》诗:“岂知台阁旧,先拂凤凰雏。”【词语凤凰雏】   汉语大词典:凤凰雏

  • 哭竹

    同“哭笋”。鲁迅《坟.我们现在怎样做父亲》:“况在将来,迷信破了,便没有哭竹、卧冰。”【词语哭竹】   汉语大词典:哭竹

  • 食苗

    《诗.魏风.硕鼠》:“硕鼠硕鼠,无食我苗。”后因以“食苗”比喻不劳而获。亦比喻不劳而获的寄生生活。唐罗隐《谢大理薛卿启》:“何争名竞利之场,有蠹节食苗之辈。”明 朱隗《络纬》诗:“食苗非尔志,篱落兴翛