词语吧>历史百科>历史典故>审雨堂

审雨堂

太平广记》卷四七四引《穷神秘苑》:“夜阑月出之后,(卢汾)忽闻厅前槐树空中,有语笑之音,并丝竹之韵,……汾以三友俱入(以,与),见数十人各年二十余,立于大屋之中,其额曰‘审雨堂’。……乃醒,即见庭中古槐,风折大枝,连根而坠。因把火照所折之处,一大蚁穴。”又见《妖异记》。

北魏时,阳夏书生卢汾,赴洛阳应考。他的两位朋友为他饯行,欢谈饮酒,醉入梦乡。他们朋友三人,闻屋前槐树洞内,发出笑语和乐声,便出屋去看。见一黑衣女子,从洞中走出,说洞中娘子邀其相见。三人进洞后,见内中宽敞,数十女子夹道相迎,抬头望见厅檐前高悬一块匾额,上写“审雨堂”三个大字。有紫衣妇人出厅相迎,并请就席饮宴。席间,女子载歌载舞,格外欢畅。忽然,狂风入堂,摧折屋梁,宾主奔散。卢生从梦中惊醒,出看院中古槐,被大风刮倒,燃火照视折断处,发现原来是一个蚂蚁洞穴。后因用为虚幻的典故。

元.方回《老梅》诗:“即今安在凌烟阁,毕竟无非审雨堂。”


【词语审雨堂】   汉语词典:审雨堂

猜你喜欢

  • 鲙虫

    《三国志.华佗传》:“广陵太守陈登得病,胸中烦懑,面赤不食。佗脉之曰:‘府君胃中有虫数升,欲成内疽,食腥物所为也。’即作汤二升,先服一升,斯须尽服之。食顷,吐出三升许虫,赤头皆动,半身是生鱼脍也,所苦

  • 陈寔碑

    《后汉书.陈寔传》:“太尉杨赐、司徒陈耽,每拜公卿,群僚毕贺,赐等常叹寔大位未登,愧于先之。……中平四年,(陈寔)年八十四,卒于家。何进遣使吊祭,海内赴者三万余人,制衰麻者以百数。共刊石立碑,谥为文范

  • 乘牛老子

    源见“紫气东来”。借指隐遁避世的高士。清李渔《玉搔头.微行》:“一任那驰骏周王,乘牛老子,怎似这飞舄王乔?”

  • 食人之食者,死人之事

    见〔衣人之衣者,怀人之忧;食人之食者,死人之事〕。

  • 祸起萧墙

    《论语.季氏》:“季氏将伐颛臾。冉有、季路见于孔子……。孔子曰:‘……吾恐季孙之忧,不在颛臾,而在萧墙之内也。’”东汉.郑玄注:“萧之言肃也;墙谓异也。君臣相见之礼,至屏而加肃敬焉,是以谓之萧墙。后季

  • 鲤趋

    同“孔鲤趋庭”。明皇甫濂《悼子乘》诗:“怅恍鲤趋日,礼训犹用情。”【词语鲤趋】   汉语大词典:鲤趋

  • 知人则哲,惟帝难之

    哲:明智。帝:指唐尧。 能识别人的智愚好坏,才算明智,这一点就连帝尧也难做到。 表示知人之不易。语出《书.皋陶谟》:“皋陶曰:‘都,在知人,在安民。’禹曰:‘吁,咸若时,惟帝其难之。知人则哲,能官

  • 垫角

    源见“林宗折巾”。谓摹仿高雅。唐黄滔《谢试官》:“时争垫角,俗竞颦眉。”【词语垫角】   汉语大词典:垫角

  • 桃叶渡江词

    源见“桃叶桃根”。借指爱情之歌。唐孙登《上巳泛舟得迟字》诗:“《竹枝》游女曲,《桃叶》渡江词。”

  • 看舞剑工书字

    宋.周越《法书苑》:晋.卫夫人(注:卫铄字茂猗,工隶书,为晋代书法家,学书于钟繇,王羲之少时曾拜她为师)看舞剑回环击刺之状,大悟其诀,遂工于书。晋卫铄从舞剑的回环击刺状态中受到启发,于是她的书法造诣大