同“螳螂奋臂”。唐黄滔《谢试官启》:“将怜其蛙蛤剖胎,只自回旋于皎月;螗螂奋臂,无辞殒碎于高车。”
同“舞荒鸡”。明陈瑚《所见》诗:“舞鸡击楫都成梦,搔首江头看落潮。”【词语舞鸡】 汉语大词典:舞鸡
同“垫角风标”。元宋无《送陈行之之信州推官》诗:“自补寻山屐,谁亲垫雨巾?”
同“高凤漂麦”。元白朴《梧桐雨》第四折:“可知道夏天,不觉把高凤麦来漂。”
同“日理万机”。宋司马光《进〈资治通鉴〉表》:“每患迁 固以来,文字繁多,自布衣之士,读之不遍;况于人主,日有万机,何暇周览?”见“日理万机”。宋·司马光《进〈资治通鉴〉表》:“每患迁、固以来,文字繁
同“一定不易”。清李渔《闲情偶寄.词曲》:“至于填词一道,则句之长短,字之多寡,声之平、上、去、入,韵之清、浊、阴、阳,皆有一定不移之格。”《老残游记》十回:“然究竟半个明的,半个暗的,是一定不移的道
《庄子.天道》:“(齐)桓公读书于堂上,轮扁(扁,是齐国匠人的名字)斫轮于堂下,……轮扁曰:‘臣也以臣之事观之。斫轮,徐则甘而不固(甘,乐),疾则苦而不入。不徐不疾,得之于手而应于心,口不能言,有数存
清 王有光《吴下谚联.扒灰》:“翁私其媳,俗称扒灰,鲜知其义。按昔有神庙,香火特盛,锡箔镪焚炉中,灰积日多,淘出其锡,市得厚利。庙邻知之,扒取其灰,盗淘其锡以为常。扒灰,偷锡也。锡、媳同音,以为隐语。
汉贾谊《新书.春秋》载:春秋 楚相孙叔敖,幼时遇两头蛇,恐他人又见,埋之,惧,谓其母曰:“吾闻见两头蛇者死。”“母曰:‘无忧,汝不死。吾闻之,有阴德者,天报以福。’人闻之,皆谓其能仁也。及为令尹,未治
《史记.虞卿列传》:“虞卿者,游说之士也,蹑屩担簦,说赵孝成王。一见赐黄金百镒、白璧一双;再见为赵上卿,故号为虞卿。”战国时,游说之士虞卿来到赵国向赵孝成王进言,阐述治理内政、团结对敌的国策,受到赏识